在吴宇森的电影世界中,《英雄本色》、《喋血双雄》两部作品不仅让他在香港影坛叱咤风云,更将他推向好莱坞。在吴宇森的电影概念中,这些作品都属于实验电影,甚至他的整个电影人生,都是从一个充满实验性的平行剪接镜头开始的。而当吴宇森来到好莱坞后,每部作品也充满了实验性,他以此与好莱坞固有模式展开了一场博弈对决。
  拍港片
  每部作品都是实验
  大家不要怕多实验,现在就缺乏实验精神,以前什么都缺乏,我们就靠实验的方式拍出了很多新东西,现在什么都先进了,但我很怕听到一句话——靠电脑就可以了。我们的电影在最蓬勃的时候,也是最需要创新的时候。——吴宇森
  《铁汉柔情》
  小实验镜头
  打动大老板
  1973年,26岁的吴宇森执导首部电影《铁汉柔情》,正式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。“那个时候导演是学徒制的,必须要跟着师傅做15年,升副导演,继续做15年再升导演,基本都五六十岁了,如果有谁45岁当上了导演,就会被新闻说出现了一位很年轻的导演。我当年26岁,很不成熟,《铁汉柔情》也很不成熟。后来这部电影被嘉禾公司买下。老板何冠昌要跟我签三年的合同,一年拍两部戏。”
  当年的大老板之所以签下吴宇森,是因为看到了他在《铁汉柔情》中的一个实验性镜头,“他说最喜欢我片中描写感情的部分,男女主角分开后思念彼此,我用了实验电影的手法,女主角在楼梯上,手放到扶手上,下一个镜头接的是在另外一个空间的男主角的手。就是这个平行剪辑的小技巧博得了老板的喜欢。”吴宇森称,尽管在后来一段时期自己还是继续亏钱,但老板仍旧用他,就是因为最初这个实验性的镜头,“不要觉得实验电影没有用,当你用对了,就有三年又三年的合约了。”
  《英雄本色》
  打造一场
  摇滚式的枪战
  “只要是好的表现方法,就应该运用到电影里,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制作。实验性的东西放到商业片中,效果会非常好。”自学生时代开始接触新浪潮电影后,吴宇森便着迷于电影中的各种技术创新,“新浪潮电影之父吕弗在他的《祖与占》中首次运用了定格镜头。希区柯克开创了使用镜头的前推后拉技术造成一种悬疑、不安的情绪。我的动作片中就常用这个技术,新片《太平轮》中也有这个技巧,用在男女一见钟情的情节中。”
  “我觉得电影应该是实验和创新。”1986年,吴宇森拍摄了《英雄本色》,“当时我的电影不卖钱,还被人取笑应该退休了。于是我想把一部普通的警匪片变成个人电影,把我的人生观、友情、亲情都放入片中,当时没有人这么做。”吴宇森把自己的性格放入电影,创造了“小马哥”这个人物,并花了三个星期为这个人物构想了一场经典的酒馆复仇枪战戏码,“机关枪复仇太容易,没有大英雄的感觉,两支枪先后开则可以产生出摇滚的浪漫节奏。当时观众好喜欢。”
  《喋血双雄》
  重复动作
  成为经典镜头
  吴宇森在每部戏里都有一个实验,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。“我在香港拍戏喜欢自己剪辑。我没有所谓分镜头,《英雄本色》有基本剧本,一边拍一边改,而《喋血双雄》只有一个大纲,边写边拍。”《喋血双雄》诞生于1989年,剪辑人员并不知道如何剪辑这种没有开始也没有节奏的镜头。“周润发转身开枪这个动作,我用两部机器从不同角度各拍三遍——特写转身开枪、中景转身开枪、俯拍转身开枪。三个镜头接在一起,不剪掉头尾就是三个重复的动作,但看完感觉很好,结果那个镜头就变成经典。以后的电影里都是重复开枪的镜头,撞车也是,近景、远景分别重复撞几次。”
  作为导演,吴宇森极擅长引导演员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放到相应的剧情中。“《喋血双雄》里周润发有一场戏被朋友出卖,也是没有剧本。我问他现实中有没有被朋友出卖过,他说给过一个朋友很多钱成立公司,但最后却插他一刀,但他还是决定原谅他。我就把他心里想的这些话放到对白里,他演出时我不用说任何话,他在演他自己。”
  与好莱坞模式的博弈
  拍西片
  很多人都在问电影该怎么走出去,动作片不是唯一的方式,人性才是打开国际市场、跟外国观众沟通的最好桥梁。
  ——吴宇森
  《终极标靶》
  只是做到
  不亏本
  因为拍了《英雄本色》等电影,吴宇森忽然接到好莱坞邀请,那时他的电影还没有全球放行,卖海外版权也只是在欧美的唐人街上映,不是全面落地。“我希望学到新经验,也希望中国的电影走出去。”
  1993年,吴宇森拍摄了他在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《终极标靶》,他想拍成港片,有动作、有暴力、有情感。但西方观众分类很明确,对于这种在动作戏中有浓厚的感情、又有幽默感的港式电影,西方观众不知道该如何接受。最终这部戏只是做到了不亏本。“但好莱坞有两个规律,一是导演懂得自己需要什么,二是只要你的电影不超预算,不管你的戏拍得多烂,永远都有人找你。”
  此时的吴宇森选择了失败后留下来,“我花了一年半到两年时间不拍戏,深入了解西方的历史和社会生活,西方人的快乐、悲哀是什么,他们想什么,青少年的问题在哪里,我能怎么帮助他们。做了一番研究后发现,他们的家庭问题最严重,我就思考把这些放到动作片里。”
  《变脸》
  最初试映
  只有33分
  1997年的《变脸》是吴宇森事业的又一个高峰,它原本的剧情是200年后地球面临被炸毁,英雄要变成反派的脸混进恶势力组织找到炸弹。“我取消了所有特技,把未来概念拿掉,只剩下一个变脸的过程,改成现代戏,把挽救家庭、维护真理这样的价值观放进电影里。”
  好莱坞有很多限制,如商业片中的美国英雄不能面对镜头流泪。《变脸》中有一场戏,变脸成反派尼古拉斯·凯奇的英雄为了让老婆相信,讲述了他们从前一段看牙医的笑话。在吴宇森的建议下,凯奇尝试边流泪边讲笑话,最终效果双方都感觉很完美。
  吴宇森与好莱坞传统模式的博弈并非每一次都能一步到位。他为影片设计的结尾是英雄胜利,把反派留下的小儿子带回家,却遭到老板的反对,认为在美国文化中,观众不会喜欢把敌人的小孩带回家。按照好莱坞的常规,《变脸》在初剪完成后在影院试映,“大部分都很受喜爱,但最终只得了33分。有超过60%的观众对英雄没把小孩带回家有意见。后来老板向我道歉,第二天马上就按最初的设计补拍了两个镜头。再次试映,得了88分。到现在,这位老板看到我还是会向我道歉。”
  《碟中谍2》
  没跟汤姆·克鲁斯
  决裂的少数导演
  “在好莱坞,大明星控制一切,他们有最后剪辑权、配角决定权、剧本改动权。”作为当时好莱坞少数有剪辑权的导演之一,吴宇森遇上大明星汤姆·克鲁斯这位“全世界最难搞的演员”时,并没有硬碰硬。“他很聪明,很有感情,但同时他是制片人,又是大明星。越是大明星,越需要人关爱和帮助他。他对有些导演提出意见时,导演就觉得尊严受到了伤害。能不能找个方法让双方都能下台呢?”
  2000年,吴宇森拍摄了《碟中谍2》,在拍摄现场,汤姆·克鲁斯照旧提出了相反意见,“我跟他说,你的意见很好,但我有更好的,可以把你拍得从来没有过的好看。你刚刚的建议,我后半部分可以用,但最后可以再回到我这里。然后我跟工作人员说,‘我们’的意思是这样,特别强调是‘我们’。他也有面子,工作人员也很愉快。我相信我是少数没有跟他决裂的导演。”
  作为导演,吴宇森的信条是不要教育演员怎么演戏,“最大牌的我拍过,新人我也拍过,秘诀就是一个,关爱和尊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