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0 

        工会

  • 0 

    小香玉 谁说孩子们不喜欢传统戏曲?

          小香玉,原名陈百玲,国家一级演员、豫剧表演艺术家。曾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、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。

         1995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专门招收贫困儿童的“山西省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”,培养艺术人才。2010年创办北京绿谷小香玉艺术学校,推行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。

         小香玉口述

           我的爷爷奶奶

           小时候我在家里跟奶奶住一块儿,我一唱,她就出来问:“谁唱的呀?”我说:“我唱的呀!”“不是不叫你唱嘛,好好上学。”她甚至一句都不让我唱。她越不让唱,我就越逆反,我就越认真听她怎么唱,故意唱得跟她一模一样,所以无意中就模仿了。她要是说,你好好练啊,就完蛋了,我可能就不会好好唱了。

           奶奶一直不同意我学戏。我成名之后拿回来各种奖项,报纸也开始宣传我了,奶奶跟我说:“看来你还可以,那俺去看看吧。”我奶奶心里清楚,对我只能用这办法。我艺校毕业时分配到郑州豫剧团,她去给我排练。奶奶第一次看我演的是《拷红》,奶奶的成名剧也是《拷红》,那天戏刚一完奶奶马上上台给我说起戏来了,都忘了这是演出了。由此可见她对豫剧有多热爱。

         奶奶生活作息特别有规律,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来练功,六点半回来洗漱,七点准时吃饭。九点到十点写字。她在家练唱的时候不会觉得吵。她唱得很唯美,唱到人的心里,特别棒。她每天练功就是一种享受,就像在与艺术对话和交流。奶奶的唱功真是了得,她的声音饱满,能打远但不刺耳,特别圆润,特别好听,现在的演员很少能做到。

          奶奶一直到六七十岁时还每天坚持练功,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。她的人生特别干净,特别简单,像是活在一个大氧吧里一样。有一段时间,我爱唱流行歌曲,有意思的是她还给我“抠字儿”,我一唱她就说:“你过来,你这个字儿唱得不对,你的舌头、喷口、气头儿不科学。”艺术是相通的,虽然奶奶是唱豫剧的,但她对发音的理解,和其他艺术门类是一样的。

         我的爷爷陈宪章特别有智慧,特别有文化。奶奶的很多戏,有名的大戏都是我爷爷写的。朗朗上口,包括现代戏。我奶奶也经常说,如果没有我爷爷,也没有她的今天。爷爷那一笔小楷漂亮极了。那会儿没有电脑,所有的剧本都是他用小楷写的。我们家里全是书,每个屋里都堆满了爷爷的各种各样的书,贴着标签。

         爷爷对我的教育方法很特殊,他会用艺术的方式和我沟通。举个例子说,我看人家那欧式双眼皮儿的眼好看,羡慕得不行,就约好医生去割双眼皮儿。临出门时,爷爷突然说:“玲儿,你干啥去?”其实他早就知道我要去干什么。我说:“我今天跟人家约好了,河南最好的割双眼皮儿的医院。”他也不劝我别去:“玲儿,你过来我跟你说,‘万一’这个词你理解没有?就是说一万个里面有一个,成功这一万个里面有一个可能失败。但我相信这一个里没有你,你不会这么不幸运,你去吧!”爷爷说完了,我就想,那万一要是做坏了呢?我就没去,始终都没去。这就是我爷爷,特别有办法。我跟着奶奶爷爷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智慧。

         1985年央视春晚邀请我奶奶,奶奶觉得应该推新人了,所以带着我和她的两个学生一起去的。那个节目的词也是我爷爷写的,那年女排三连冠,我们唱了一段跟女排有关的唱段,挺有意思。可能是得到了奶奶的真传,我和几个人一起唱的时候,人家都很优秀,但就是压不住我的那种气场。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但真正要学的话,人家比我学得还多,也比我练得多。也许这就是几辈子的基因。

         豫剧已融入我的血液之中

          记者:作为豫剧大师常香玉先生的孙女,在您的内心中豫剧处于怎样的地位?

         小香玉:豫剧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永远都是。我总说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豫剧了。我们家好几代人都是从事这门艺术的,世家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巨大,从祖上传到我这儿,已经和我的生命、我的血液融为一体了。有人问我,你天天唱戏有没有腻的时候?也许我脑海里有过这种想法,让自己歇歇,做点儿别的事情,这都很正常。可是,当我想做别的事情的时候,想着要和豫剧分开,心里就会很难过。所以,只要是跟豫剧有关的工作,不管是参与推广也好,研究创新也好,我必须得参与,我必须用最大的热情去支持它。这对我是一个责任问题,真的很重要。

         记者:据说在您小的时候,常香玉先生并不是特别希望自己的家人来继承她的事业。讲讲您学习豫剧的那段经历吧。

         小香玉:谈到豫剧学习,我非常感激我奶奶。小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不许我学戏,因为“文革”我家被冲击,谁还敢唱戏?但我的性格是,家里越不让搞,我就越要搞。我们大院的孩子都去考艺术学校,我跟院里的小孩一块去考艺校,我考了第一名。我也没太好好弄,说心里话,从小就和奶奶生活,很多艺术上的东西都渗到骨子里了。有人说是天赋,我理解的天赋可能就是骨子里的东西,再加上一些勤奋。

         考完试回来被家里人训了一顿,把成绩单给撕了,把我爸我妈都叫来训,说不许考,将来可以当医生,当人民教师,干一门正常职业。好像在我们家搞艺术就是不正常的职业。我觉得医生、教师离我太远了,一点感觉都没有。第二年,我想了想还得去考,因为上艺校就有工作、带编制、带工资。别的孩子都是爹妈跟着一起去的,唯独我是自己去的。结果我又考上了,后来就上了艺校。

         毕业就成名了。1980年,可以演古装戏了,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才,像黄梅戏有马兰、吴琼、韩再芬;粤剧有茅威涛、何赛飞;京剧有于魁智等人。我可能还有些优势,别人是一点点起来的,我是一出来就出类拔萃,因为我不能让我奶奶说我不行。但后来想想奶奶这种方式对我也是一种教育方法。

       记者:后来您也慢慢成了花木兰的代表,那个唱段观众都太熟悉了。

       小香玉:《花木兰》中的“谁说女子不如男”,全国豫剧演员里就我唱得最多。因为不管到哪儿去,必须得把“谁说女子不如男”唱了,否则观众不让下台。后来就成了永远不能掀过去的剧目了。我觉得这是我对豫剧比较有贡献的一件事。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环境,一到舞台上就可以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,这也是一种聪明或者说是智慧吧。我觉得,适应环境最快的人永远是最棒的。

         办艺术学校是为了延续中华美德

       记者:您几十年来获得了无数奖项,也是功成名就了,为什么又想到要去办教育呢?

      小香玉:在一次扶贫演出时,我发现山里的孩子那么渴望艺术,我在那儿演了一个星期,每天窗户前面趴得满满的孩子的脸,看着你,那种眼神,我觉得我必须要帮助他们。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,我决定要办一所希望学校。办教育我觉得也是中华美德的一种传承,也是良好家风的一种传承。办希望学校,我特别想说一句:我走我自己的路,我必须得有我的个性。我觉得我前面有奶奶这么亮的一盏灯,我身边有这么一位让我感到骄傲自豪的老人,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。

         记者:办希望艺术学校难度大不大?

        小香玉:当时困难还是挺多的,因为办教育有很大的责任。我天天忙着招生,招来之后要让农村的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、适应城市的生活,要教他们文化,教他们艺术。我们对所有的孩子全部实行免费,还要让孩子们生活得很舒适,这一系列工作下来之后,我发现我的身体很不好,赶紧到医院查了一下,医生诊断是三级甲亢,我那会儿体重还不到100斤呢。但我觉得很幸福。孩子们在专业方面只要是出去比赛,肯定是第一名,别管比舞蹈、器乐,还是戏曲,我们都是第一。如果没有亲自感受在其中、享受在其中,我就不会有那种刻骨铭心的体会,说到底,很累但是不后悔。我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学一门器乐,这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很大帮助。这是一般艺术学校做不到的,那我现在就有这实力,可以做到。再比如,我们让孩子学习舞蹈、学习武术、学习戏曲、学习影视表演,做这些事都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见结果的,我不知道我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会不会成为艺术家,但我希望他们会很从容、很自信、很阳光地去面对人生。

         记者:听说您在办学时也得到了很多学校、机构和一些艺术家的支持?

        小香玉:政府给我们支持的力度特别大,每年我们学校能从中央音乐学院、北京舞蹈学院、中国传媒大学等引进有事业编制北京户口的应届毕业生,有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来我们学校任教,我们留住了不少人才。我也会利用我的一些资源请名家来给这些年轻的教师们上课,提高他们的水平。这些艺术家无偿到学校来帮助我们培训师资,比如请蒋大为老师来给大家培训声乐,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方法非常有效。

        让更多观众关注传统戏曲文化

        记者:您唱了几十年豫剧,目前国内戏曲艺术现状并不是让人特别满意,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

       小香玉:地方戏曲是最有特色的,要不为什么叫国粹呢?我想每个戏剧工作者都有责任去推广、去保护戏曲。我们应该尽量让年轻的朋友和孩子们都喜欢戏曲。我挺着急的,因为种种原因,传统文化、特别是戏曲没能很好地延续、传承,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尽快地让年轻人,尤其是孩子们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?这是我最想做的。孩子的特点是你给他啥他吃啥,孩子的胃口是需要培养的。让孩子们接触什么样的艺术,学习怎样的艺术,这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。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喜欢上传统艺术、传统戏曲。我觉得还是要把戏曲文化好好推广一下,让青少年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这些。作为教育者、艺术工作者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,一定要实践,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传统戏曲文化,让我们的传统戏曲文化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。

       记者:在传统艺术的推广过程中,您认为有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学习、借鉴的经验?

        小香玉:现在有很多传统艺术工作者都在努力推广传统艺术,比如说赵本山老师,这么多年来为二人转推广做出不懈努力。我很欣赏本山老师,他把二人转跟影视、小品嫁接得非常成功,他知道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。还有郭德纲,他把相声推向了市场,大家重新开始听相声,这也是在推广传统文化。如果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积极地推广自己的艺术,那可能就不会存在好东西没人欣赏、没人继承的问题了。

        记者:您觉得自己的艺术人生达到您所期望的高度了吗,未来的目标是什么?

        小香玉:人的成功不在于自己站到了多高的位置,而在于每一个细节能不能做好。我没想给自己规划多么远大的目标,但是总会给自己设定一个个小目标,这样实现起来既不吃力也不遥远。我希望继续办教育,尽快推出高中和学前教育;希望学生在艺术方面、文化方面能双丰收;希望我自己除了在舞台上多出些好作品之外,也能帮助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打造一些新东西。当然,我还是希望多为豫剧做些事情,尝试各种演出形式。比如最近我在排练让芭蕾舞与豫剧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进行跨界组合,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喜欢豫剧。

        工会

发表新帖

本吧信息

吧主:

小吧主:共 0
吧务:共 0
目录: 戏曲曲艺明星

企业会员 我要推广更多>>